11月14日,白云区CAC当代艺术中心迎来一场特别的展览:一个巨大的白色布艺装置从天而降,镂空的圆锥形造型令展览现场增添了几分后现代气息。正在布展的大学生告诉记者,这个装置是他们在芬兰新锐设计师Emmi和Pekka的指导下,利用三天时间完成的,这个装置的意义在于,让大家打破了建筑设计的常规思维。
记者了解到,这一展览是《在现场,空间纺织品》工作坊的成果展,属于“绿色之春”主办的“芬兰建筑”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。工作坊由芬兰设计师Emmi和Pekka主持,他们之前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举办过“工作坊”,一直致力于探索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的可能性。这次,他们在“绿色之春”关鸣的牵线下来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,这次工作坊的目的主要是探索纺织品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的可能性。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工作坊。
参与了工作坊整个过程的大学生丘素奇向记者介绍了工作坊的情况。他告诉记者,11月11日上午,Emmi和Pekka举行了工作坊开幕式,并举行了《在现场,空间纺织品》主题报告会,向现场两百多名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介绍了他们之前设计的一些案例,这些案例都是对新材料应用的探索和尝试,其中有些还获得大奖,有的还将参加今年即将举行的“深圳—香港双城双年展”,此外,两位设计师还介绍了当今一些国际顶级设计师在这方面的尝试。“通过他们展示的案例,彻底颠覆了我们原来对建筑设计的理解,”本身是学建筑设计的丘素奇说,“原来建筑设计也可以这样做,平面设计、服装设计、雕塑……什么元素都可以用到。”
接下来,来自室内设计、建筑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家具设计、平面设计、多媒体设计等不同专业的33名大学生,一起在工作坊度过了难忘的三天。设计师Emmi和Pekka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,并要求每个小组要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,然后让每个小组围绕“纺织品在空间中的应用”这个主题出一个创意。杨俊超告诉记者:“我们先是每个人出一个创意,然后拿到小组里PK,选一个最好的创意出来。PK时我们吵得不行,大家都从本专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,但正是这激烈的碰撞让我们受到很多启发。”杨俊超给记者举例:“比如建筑设计专业的人会偏重空间,而平面设计的同学会格外注意出来的效果。”
记者了解到,小组讨论之后,每个小组选一个创意出来,然后集合全组之力一起画草图、制作模型,这个过程只用了一天时间,然后向Emmi和Pekka陈述和展示。Emmi和Pekka再对每个小组的创意进行点评,给出自己的建议。最后,Emmi和Pekka结合“便于操作、坚固耐用”等因素,选出一个创意,然后集合工作坊所有人的力量一起把它制作出来。———这就是记者在CAC当代艺术中心看到的大型白色布艺装置。
设计师Emmi介绍,工作坊共制作了两个白色布艺装置,一个边长是3.2米×3.2米,从三楼悬挂下来;另一个边长是12.8米×12.8米,打开之后长达18米,需要从6楼的高空悬挂下来。这个作品把中国的剪纸技术用到了建筑上,还融合了空间装置、建筑设计、室内设计、景观设计等多专业的知识。整件作品通过镂空的位置透出不同的光线,令空间产生变化。
这个设计最终从7个小组中脱颖而出,它是从中国传统剪纸中汲取灵感,试图将平面图形转化成一个立体空间。作品利用布的柔韧性,将纺织品经过合理建材,摒弃常见固态刚性结构,打造一个崭新的立体结构。将作品悬挂于半空,通过暖黄灯光与镂空布料的结合,创造美妙的光影效果给行走其中的观众,营造一种温馨而又梦幻的感觉。
Emmi Keskisarja 是一名建筑师,也是一位研究者。她的硕士学位研究的就是“可塑木制品在数码设计和实际制造中的用途”,Bsport体育入口她在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已经在几家合作公司实践。目前她是坦佩雷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EDGE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,主攻混合材料及参数设计。Emmi与Pekka Tynkkynen 在工作坊合作,共同探索材料革新等课题。
Emmi:他们很努力,也很有创造力,在过去的三天,他们可以说是夜以继日地在进行着工作,工作坊只做了三天,他们就想出了这么多创意,并动手做了出来,而且这个作品看起来还很不错。所以我真的要谢谢他们!
羊城晚报:你希望学生们在“工作坊”结束以后,如何利用在工作坊学到的东西?
Emmi:工作坊的意义在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,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对材料进行设计的过程和步骤,从中发现新的东西出来,所以我希望他们接下来能利用这个优势,对更多的其他的原材料进行尝试。如果他们有需要,可以给我邮件,我会尽我所能地指导他们。
Emmi:最有意思的是当一个问题摆出来之后,这些学生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国家文化,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,他们会互相启发,互相促动。这其实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、相互启发的过程。
Emmi:这件作品是在一块布料上进行剪裁,这对布料本身没有造成任何损伤,但是这个作品给空间营造了另外一种氛围。
羊城晚报:你和Pekka之前在德国、澳大利亚的学校也办过工作坊,和那些经历相比,这次办工作坊有不一样的体验吗?
Emmi:这其实是我们第一次和不同语言的学生一起做“工作坊”,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。但是,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,这期间也碰撞出不少火花,达到了办工作坊的目的。
Emmi:中国的设计很大胆,很有勇气去做一些东西,中国的历史也很悠久,似乎所有的元素背后都有故事,而芬兰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功能和实用,在目的和功能考虑清楚之后,就尽力做到最简。
羊城晚报:你们做这些尝试时,会不会感到困惑?因为不知道这些尝试最后会是什么样子。当你们遇到困惑时,是怎么解决的?
Emmi:这个问题非常好,的确都是在探索一些未知的不知道能成为什么东西的尝试,经常会犯错误,但是正是这个激发我们不断去探索更有意思的东西。我们实际上做的东西是不断冲破原有的界限,不断地在做新的尝试。
羊城晚报:这次的展览,你们专门强调,要有非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加入。对于不是学建筑设计的学生来说,他们能从工作坊中收获什么?
Emmi:在工作坊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你的专业知识,同时又会告诉你,你的短板在哪里。比如一个平面设计的学生曾和我说,在工作坊之前,他基本上所有的设计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,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动手去摸一摸原材料,但是参加了工作坊之后,他对平面设计有了新的理解。
Pekka Tynkkynen是来自芬兰赫尔辛基的建筑师,工作范围涵盖从数字化制造到城市规划等多种领域。2011年,他从坦佩雷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硕士学位。作为建筑设计师,他参与项目建筑实践和跨学科的项目研究,他还开办了工作坊,探索数字化制造和新材料的应用,同时在全球各地的大学或公司进行授课。
羊城晚报:有的设计师来到学校是开讲座,有的是做论坛,还有的是举办作品展,而你们选择的却是办“工作坊”这种模式,为什么?
Pekka Tynkkynen:这种工作的模式是非常具有革新性的,不同的小组来探讨不同的方向,最后在一起探讨一起总结,这是现在比较超前的一种工作方式。
Pekka Tynkkynen:强调学生要亲自动手去触摸原材料,从触摸、熟悉到使用是一个过程,只有熟悉这些材料,你才知道该如何去运用。在工作坊的三天时间里,我发现有的学生很不习惯用手去触摸材料,他们喜欢在电脑上就完成设计,我希望他们能养成亲自动手去触摸原材料的习惯。
羊城晚报:因为对新材料的应用都是探索性的,那么如何确保一个设计是可行的?
Pekka Tynkkynen:我们在工作坊会分成不同的小组,让学生从原材料开始讨论,不同的小组会做出不同的模型,我们进行对比,Bsport体育入口然后把数据的东西转化到现实中要做到的东西。比如我们曾经尝试用变形的木料做一个空间,这件作品一共由400多片组成,我们先在电脑上做好每一块的标号,并利用3D软件设计好图片,每一片木料都有自己的位置,然后在现场再一件件拼装起来,展示了一件作品是怎样从原材料开始,经过设计、切割、加温、成型、拼接,最后成为一件建筑作品的完整过程。再比如另一个作品,我们会通过计算机展示墙体受力的情况,到底怎么样的造型才是最坚固稳固的,是经过不断分析得出来的,不是随便就做一个造型出来。
Pekka Tynkkynen:主要是探讨一种可能性,如何产生一种意外的惊喜。比如刚才提到的这件作品,就探索了光线的可能性,这些木料如何开孔,才可以让亭子里获得更多的自然光,又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光有序列地展示出来。现在世界上已有不少知名设计师在做方面的尝试,不拘泥于已知的东西,不断地向未知的东西做出探索和实践,这也是他们值得钦佩的原因。
Pekka Tynkkynen:我希望学生在工作坊期间能用娱乐的、玩的心态来做这些东西,大胆地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完成设计,这样才能迸发出好的创意,并且碰到问题才能解决它。Bsport体育入口